歲末年終的新一波漲價潮波及乳品行業(yè)。記者昨天獲悉,多家乳企已向賣場發(fā)出調價通知,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全國性品牌,部分品類產品將提價5%—10%。記者昨日從廣州部分賣場和乳品專賣店獲悉,本地乳企也已口頭發(fā)出調價通知。業(yè)內人士指出,在人工、物流成本、奶源等上漲壓力之下,由于行為預期明年上述成本上升趨勢仍將持續(xù),故提前做出調價動作以應對。不過,有關人士也提出質疑稱,多家乳企在同一時間段提漲,是否有價格聯(lián)盟之嫌。
蒙牛伊利等全國品牌發(fā)起“漲潮”
據(jù)了解,乳品漲價的消息此前已零星出現(xiàn)。上個月,上海光明乳品公司宣布,從本月起,包括紙杯、瓶裝在內的部分入戶奶將漲價0.1元。
在部分地區(qū),區(qū)域品牌的入戶鮮奶也在陸續(xù)提漲。昨天,北京三元乳品公司向媒體表示,從明年1月1日起,三元部分常溫奶和入戶奶也將調漲。其中包括常溫奶的9個品種,鮮奶每箱漲價幅度為2元,其入戶奶調整幅度為每瓶價格上調0.2元。
蒙牛、伊利部分乳品也在調漲。伊利集團方面也表示,伊利在北京市場部分液態(tài)奶產品將從明年1月1日起進行小幅度調整,主要原因是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而蒙牛方面也表示,部分乳品調價,包括蒙牛朱古力牛奶原售價3.4元漲至4.2元;蒙牛未來星原售價3.3元漲至3.55元。
預期明年原奶調價,本地乳企亦有沖動
廣州本地市場多家乳品調漲的消息也得以證實。記者昨日從廣州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獲悉,該公司近期收到多個品牌乳品調價通知,其中伊利部分產品調價10%,賣場內已執(zhí)行調價后的價格;本地的香滿樓、光明、維他奶也向該公司發(fā)出口頭調價通知,調幅為8%—10%。然而,昨天記者向維他奶、香滿樓公司求證時,兩公司均表示,暫無調價計劃,燕塘方面也表示,暫無價格調整計劃。部分本地乳企宣稱,明年是否提漲,要視乎明年第一季度原材料價格行情變化而定。
據(jù)介紹,廣東本地乳企率先調價的是廣州風行牛奶公司,該公司從本月1日起對旗下12個單品進行調漲,其中瓶裝鮮奶的售價從原來3.3元/瓶—3.5元/瓶的建議價調高到3.6元/瓶,瓶裝酸奶則由原來的3.2元/瓶調高到3.3元/瓶,最高上調幅度接近10%。
上海光明乳品客服人員昨天則向記者介紹,該公司部分常溫奶和鮮奶產品近期調價,屬于全國范圍的調漲,大約每盒漲1毛。
事實上,乳企們對于明年是否實施新的價格體系,均已有強烈的調漲意愿,各家對調漲也都有預期,只不過目前尚不敢對外宣布。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周思然認為,除了人工、運輸外,今年國內乳企為提高品牌形象,加大了廣告、運營管理等費用,導致企業(yè)成本支出加大。
明年原奶采購價格的上漲也給本地乳企帶為不少壓力。廣東一家本地乳企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是廣東乳企與奶牛場洽談明年原料奶收購價格的關鍵期,在今年各項物價上漲、通脹的背景下,原奶收購價格的上調已是必然,預計調幅為5%-8%。該人士指出,與其它全國性品牌不同,區(qū)域品牌乳品的主流產品是純奶、鮮奶,若原奶價格上調,對他們乳品加工企業(yè)影響很大,終端成品的調價也是可預期的。
上游原料的上漲記者得到證實。有廣東省奶業(yè)協(xié)會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明年廣東原奶收購價鐵定會上調,該人士表示,奶牛場方提出的方案是上調5%-8%,原因是今年以來各種成本增幅大,綜合成本平均上漲15%,“明年飼料等成本肯定還會上漲。”該人士認為,原奶調漲5%-8%比較合理,這個幅度可緩解奶牛場今年和明年的部分壓力。不過,對于這個奶牛場提出的增幅,目前廣東乳品加工廠暫無回應,雙方尚在博弈。
質疑“集體漲價”有價格聯(lián)盟之嫌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多家乳企“不約而同”提漲引來不少猜疑。有部分人士認為,乳企集體漲價有“價格聯(lián)盟”之嫌。
有媒體評論指出,單個企業(yè)調整產品價格在情理之中,但奶業(yè)巨頭們都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宣布漲價,這幾家有影響力的乳企“集體漲價”,足以影響整個市場價格,當然也會帶動其他乳品企業(yè)漲價。乳企們齊漲是默契、巧合,還是“價格聯(lián)盟”?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周思然也表示,自主定價本來是市場主體最基本的權利,但以蒙牛、伊利、三元三家在北京乃至全國乳制品市場的地位而言,三者“不約而同”地漲價,嚴重影響了乳制品價格體系。這種漲價行為涉嫌價格聯(lián)盟,有操縱價格的嫌疑,不僅違反了《價格法》、《反壟斷法》等法律法規(guī),也擾亂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安贿^,幾大乳企集體漲價是否純屬巧合,仍有待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
上述人士還認為,乳企們在此時提漲并不合時宜?!皬哪壳熬謩輥砜矗膳X撁嫘侣勔l(fā)的行業(yè)危機尚未消失,企業(yè)選擇在此階段集體漲價并不合適,一方面,在消費者的一片質疑聲中,企業(yè)產品銷量或將呈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負面新聞加上漲價行為,必將引起消費者的反感情緒,損害企業(yè)形象?!?/p>
來源: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