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高速運行的索道鋼絲繩進行在線自動監(jiān)測,消除斷繩事故,是困擾全球鋼絲繩檢測領域的一大難題。近日,我國自主研發(fā)的TCK·W鋼絲繩智慧檢測系統(tǒng)在八達嶺索道成功破題,索道鋼絲繩檢測從此告別繁瑣與低效,再無漏檢之余。
曾經搭載過近500名國家元首登頂長城,單日載客量最高記錄4萬人,這些數(shù)據(jù)提示著八達嶺索道必須具備的安全級別。然而,被喻為客運架空索道“生命線”的承載鋼絲繩,此前卻一直依賴于“眼睛看,卡尺量”的人工檢測,而這也是歐美發(fā)達國家檢測鋼絲繩的主流手段,各行各業(yè)無一例外。
無法在線實時監(jiān)測、無法探查內部損傷、檢測結果因人而異、效率極低、漏檢頻發(fā)等缺陷是人工檢測鋼絲繩無法回避的痛,更為斷繩事故埋下隱患。我國泰山索道曾做過一次破壞性驗證:一條更換下來的舊鋼絲繩,從表面看斷絲并不多,尚未達到報廢標準,但在對鋼絲繩進行拆散檢查時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根鋼絲都有斷裂,基本沒有一根從頭到尾的整絲,只是斷裂部位不同,情況十分危險。除內部斷絲外,疲勞積累、內部銹蝕都很難通過眼睛察覺。
索道鋼絲繩長度動輒數(shù)千米,人工檢查一次至少需要數(shù)小時。期間,任何疏忽都會造成漏檢,安全隱患如影隨形。美國勞工部曾對8000家鋼絲繩用戶進行調查,結論是:10%的在用鋼絲繩強度損耗超過15%,處于“危險狀態(tài)”;2%的在用鋼絲繩強度損耗超過30%,處于“極度危險狀態(tài)”。但該項調查還表明,70%被強制更換的鋼絲繩,“沒有或基本上沒有強度損耗”。
斷繩風險如休眠火山,強制換繩又浪費巨大,這一切都亟待鋼絲繩檢測技術的突破。
2016年下半年,洛陽威爾若普檢測技術有限公司(TCK·W公司)整合了自主研發(fā)的磁記憶檢測技術、弱磁傳感器技術和視覺識別技術,開發(fā)出TCK·W鋼絲繩智慧檢測系統(tǒng),于世界范圍內首開先河地用機器智能檢測替代人工檢測,切實解決了索道鋼絲繩在高速運行狀態(tài)下實時監(jiān)測的難題。監(jiān)測過程中,該系統(tǒng)可準確判定鋼絲繩6D/30D表面斷絲數(shù)量、內部疲勞及銹蝕量、接頭位移量、徑縮量值等關鍵數(shù)據(jù),并具備傷點自動標記、重大隱患實時預警等功能。
這項超越歐美各國鋼絲繩檢測標準要求的新技術,引起了世界索道界的關注,瑞士、奧地利、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國的索道企業(yè)和索道協(xié)會紛紛咨詢相關參數(shù),并在瑞士、奧地利、新加坡相繼投入使用。
2017年4月,TCK·W公司攜此項最新技術參加歐洲大型裝備展,并舉辦技術交流會。展會現(xiàn)場,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翟謙高興地說:“在這次國際高端技術裝備展上,你們是唯一參展的中國企業(yè)!TCK·W有望成為中國‘智’造的又一張名片。”
經檢測,已投入使用3年的八達嶺索道鋼絲繩無一處斷絲,安全狀態(tài)良好。八達嶺索道采用TCK·W鋼絲繩智慧檢測系統(tǒng)對鋼絲繩進行全生命周期在線監(jiān)測,借力科技保障安全的做法,得到國家質檢總局和索檢中心等有關方面的肯定,曾經“霧里看花”的鋼絲繩檢測狀態(tài)徹底終結。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