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安邦保險集團來說,剛剛過去的2018年農歷新年絕對非比尋常。2月23日,保監(jiān)會發(fā)布公告,由于集團領導層的變動,為保持安邦集團照常經營,保監(jiān)會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接管期限自2018年2月23日起至2019年2月22日止,保監(jiān)會同時表示,此次接管不改變安邦集團對外的債權債務關系,消費者的權益也不會受到損害。有媒體評論,保監(jiān)會的接管使得外界圍繞著安邦保險的一切猜測都煙消云散,集團即將迎來良性發(fā)展階段,旗下各主體子公司也會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
消息一出,不啻為一顆驚天炸彈,迅速在媒體和朋友圈發(fā)酵。安邦保險集團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邦融匯也在此時浮出水面,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一些好事媒體還援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xié)會信披系統(tǒng)的數據,公開質疑邦融匯項目逾期:“截至2018年1月31日,邦融匯的交易總額為44.86億元,待償金額為11.46億元;歷史項目逾期金額為2.44億元,歷史項目逾期率為5.44%,累計逾期代償金額為5361.38萬元。”
記者就此走訪了市場上的幾家網貸平臺,一位業(yè)內人士表示,由于網貸平臺是信息撮合,不實際接觸資產,所以逾期是正常現象,以一筆數十萬的貸款項目為例,一旦發(fā)生資產逾期,需要保險公司先行賠付,會有一定的理賠期,但并不影響投資人回款,而且也確保能100%兌付。如果平臺承諾先行兌付,那么就涉及到違規(guī)的資金池問題了。所以有保險承保的資產逾期普遍存在。公眾需要解決一個認識上的誤區(qū),即逾期兌付和壞賬不同,是網貸平臺借貸中的正?,F象。
縱覽成立僅3年的邦融匯,44.86億元的累計成交量在行業(yè)并不算多,但平臺歷史項目逾期率僅占總資產的5.44%,其中10天寬限期內借款人自動還款項目金額占比85%,逾期15天以上項目金額僅占比約千分之2卻是行業(yè)典范。截止到目前平臺所有債權項目未出現1筆投資人本息損失。
針對媒體對于邦融匯逾期的質疑,一位熟知安邦保險的業(yè)內人士表示,網貸兌付逾期受到眾多因素影響,比如貸款項目是否有抵押、逾期時間長短、借款人信用等級等。與一般的網貸平臺不同,邦融匯的業(yè)務模式被深深打上了安邦保險的烙印,其資產類型是以具有現金價值的保單質押為主、信用險增信的模式,保單質押的模式最大化的保障了債權的安全性,因此從債權的優(yōu)質性來說,其平臺投資收益率維持在6%-8%之間,較行業(yè)9%-10%的收益率屬性并不算高收益,屬于相對穩(wěn)健產品,適合追求資產穩(wěn)健性增長的用戶投資。
在保監(jiān)會接管安邦保險集團后,外界都在擔心邦融匯的經營是否會受到影響。安邦保險集團和邦融匯負責人在采訪中均表示,目前集團和平臺的運營一切正常。公司和平臺均在緊鑼密鼓地迎接廈門銀行資金存管上線,目前已經通過了內部測試,預計3月底上線,這距離2017年2月銀監(jiān)會發(fā)布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yè)務指引》整整過去了一年。邦融匯各個方面都在積極的迎合監(jiān)管,有信心備案成功。
轉自:慧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