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作家張小嫻攜新書《請至少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來到廣州購書中心舉辦簽售會,與讀者分享其愛情觀與創(chuàng)作的故事。
香港知名作家張小嫻曾被譽為女性的“愛情知己”。她在上世紀90年代寫的言情小說《面包樹上的女人》曾風靡大陸與香港,小說以細膩的筆法描繪了愛情的灼熱與冷卻。不少讀者從書中獲得共鳴,甚至受到其愛情觀的影響。
新書《請至少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收集了張小嫻未發(fā)表的50篇散文,全書以愛情與女性生活為主題,探討現代女性在戀愛、婚姻、成長等方面的問題。
近年來,張小嫻發(fā)布文章的媒介從報紙專欄逐漸轉移到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她也在電視欄目上朗讀過她的散文。她說,新媒體給予她很大的刺激,并賦予她新的創(chuàng)作靈感。寫作媒介的更新換代,讓張小嫻不僅得到即時的讀者反饋,同時也拉近了創(chuàng)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在簽售會現場上,張小嫻的出場引起了書迷的尖叫,簽售的隊伍也從室內排到了室外。
羊城晚報:新書書名《請至少愛一個像男人的男人》,為什么取這個書名,不怕被男性讀者誤會嗎?
張小嫻:我沒有歧視男生,我同樣覺得作為女生也應該做一個像女人的女人?,F在有很多“女漢子”,相反男性就沒有那么剛強,有很多小鮮肉。但女人無論多么剛強,在生活中多么獨立,在感情方面總會依賴于一個人,總會希望找到一個很man的真男人,就像,就像《戰(zhàn)狼2》里的吳京,不是說要像他一樣那么能打,這部電影這么火的原因是因為我們都渴求一個真男人,當“女漢子”太累了。
至于“像男人的男人”,其實我想表達的是要找到對的人,但每個人對“對的人”的理解是不同的。足夠優(yōu)秀、有才華、有趣?都不是男人的核心,我想應該有擔當才是。而在一段感情里,男女之間是互相依賴,只不過表現的方式不一樣,就好比男人不會回到家叫女人換燈泡。但是男人在工作上遇到挫敗、疲憊的時候回到家還是希望有人傾訴。
羊城晚報:許多言情小說喜歡塑造脫離現實的“瑪麗蘇”形象。您是怎么看待文學創(chuàng)作中塑造過于完美的女性人物的現象?
張小嫻:一方面來說,如果你在看小說的過程中過于投入,回到現實會覺得很失望,因為根本沒有那么完美的女人或男人。但是另一方面,正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遺憾,就會更傾向于在電影和小說中追求一種幻象,這也是一種對現實生活的逃避。文學創(chuàng)作中完美的人物,是一種藝術的加工。所以我覺得看書是一個世界,現實生活是一個世界,要把它們區(qū)分開來。如果把它們混亂了,只會對現實生活感到失望。
羊城晚報:新媒體時代對您的寫作或者是創(chuàng)作方式有什么改變?
張小嫻:一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在報紙發(fā)表專欄文章,只有讀者寫信,我才知道他們的反應;后來我開始寫博客,很快就有讀者的回應了;然后是寫微博短文章、寫微信推文,能得到即時的反應。發(fā)表文章媒介的改變,給了我創(chuàng)作的新形式。與寫專欄不同,寫微博限定了140字,但是這個限制也激發(fā)了我的創(chuàng)意。然后現在開了公眾號,從寫140字,轉換到寫上千字的文章,也是對自我的挑戰(zhàn)。
創(chuàng)作是對世界和人性的好奇。無論我在什么年紀,我還是有一顆像孩子一樣的心,挑戰(zhàn)自己,嘗試多種媒體,每個媒體對我來說都是創(chuàng)作的新嘗試。朱紹杰 程棲桐 呂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