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個月,借由兩檔綜藝節(jié)目,以往默默無聞的練習生們開始走上舞臺,獲得關注。“偶像熱”反映出了觀眾對本土偶像的熱情,但其背后又有多少虛火?如果沒有作品和能力支撐,這些年輕偶像們的事業(yè)之路能走多遠?
小羅今年16歲,去年8月份剛升上高一,雖說課業(yè)還不忙,但她仍要擔心每個月的月考成績。課余時間,她的愛好并不多,除了吃各種美食,就是上微博看自己的偶像。之前,她最喜歡的是EXO的吳世勛。后來這種“喜歡”慢慢變淡,“本命”變成了蔡徐坤。《偶像練習生》播出時,她每天都會抽出空投票,為此還專門辦了各種會員。
為什么喜歡蔡徐坤?小羅說,因為他對舞臺的熱愛。“出道吧,蔡徐坤”,“蔡徐坤加油”,“請給他你的支持”……像無數(shù)粉絲一樣,小羅也曾在微博上發(fā)出這樣的聲音。
今年1月份以來,網絡都被這樣的聲音包圍,男團結束了,《創(chuàng)造101》的女團又開始了。新的偶像們成批出現(xiàn),粉絲們也迅速集結成群,投票、打榜、刷數(shù)據、控評、應援,這是屬于粉絲們的狂歡。
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人來說,追星仿佛變得越來越普遍。那么,年輕人為什么會需要偶像?《創(chuàng)造101》的制片人邱越總結為三句話,“有激情、有事做、有人聊”。她表示,90后、00后們都成長在物質非常豐富的時代,都有滿腔的激情,但平淡的生活卻讓他們無處釋放,追星于是變成一個很好的方式。
互聯(lián)網時代的粉絲不再只是“舔屏黨”,他們可以為偶像應援,制作視頻、圖片、漫畫,最簡單的也可進行打榜、刷數(shù)據。邱越說,很多人在粉絲群中的滿足感并不完全來源于偶像,而是在團體中找到了事做。
粉絲們在社群中找到了“同好”,偶像也成為了一種社交貨幣,填補了很多年輕人生活中的零碎時間,成為社交中的談資。
而小羅則說,偶像帶給她很多勇氣和陪伴。“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喜歡的事物,我們喜歡追星,就跟有的人喜歡喝酒,有的人喜歡跳廣場舞一樣。”
幾個月時間,偶像迎來井噴。在反映明星微博熱度的明星勢力榜中,蔡徐坤連續(xù)幾周位列第一,甚至超越了王俊凱、鹿晗這樣的人氣偶像,最近發(fā)的微博中,幾乎每條都有數(shù)十萬的評論、上百萬的點贊和上千萬的轉發(fā)。
其所在的NINE PERCENT組合占據了明星勢力榜組合榜榜首,陳立農、范丞丞、朱正廷等也包攬了新星榜前幾名。
一片火熱之中,資本和品牌紛紛進入。“坤音四子”經由《偶像練習生》人氣大漲,其經紀公司坤音娛樂前不久還獲得了數(shù)千萬元的Pre-A輪融資。而NINE PERCENT出道才一個多月,就接到了五個品牌代言,綜藝節(jié)目和商業(yè)活動不斷。
參與《創(chuàng)造101》的女團成員們也蓄勢待發(fā),節(jié)目還未結束,孟美岐、吳宣儀等就開始參加品牌活動,經紀公司們也開始享受到節(jié)目帶來的“利好”。ETM活力時代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趙偉偉表示,這段時間,他每天都能收到很多電話,有商務方向的、資本方向的,都在密切關注他們。
麥銳娛樂CEO王叢則說,去年做偶像時,還有很多人不認可,都說練習生體系在中國做不了,但現(xiàn)在看到自己的藝人在兩檔節(jié)目中得到展示,他感到很欣慰。
近年來,國內的偶像團體一直不斷。有媒體統(tǒng)計,目前正式出道的女團已經達到了兩百多個。據公開資料顯示,《創(chuàng)造101》的101名選手是從全國457家公司和院校的13778位候選人中選拔出來的。而《偶像練習生》的100位練習生也是從87家經紀公司、練習生公司的1908位練習生中選拔出的。選拔偶像的節(jié)目也層出不窮,如《燃燒吧少年》《蜜蜂少女隊》《加油美少女》《天生是優(yōu)我》等。
2018年到了,在爆款綜藝助推下,全民制作人們和創(chuàng)始人們能一起開啟中國的“偶像元年”嗎?
道阻且長,其實這波“偶像熱”背后還有不少“虛火”,參與者們一邊高興,一邊也在憂慮和反思。
“通過《創(chuàng)造101》這個節(jié)目,很多人認識了我們公司,但怎么讓孩子們沉淀下來,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可米經紀CEO、領譽傳媒創(chuàng)始人周昊坦言,他們并不是專門做女團的公司,參加節(jié)目的姑娘也是臨時組合到一起的,她們還都很年輕。因此在收獲掌聲和人氣的同時,還需要反思,怎么協(xié)助她們走得更遠,發(fā)展得更好。
他認為,現(xiàn)在的高人氣只是一種虛假繁榮,特別是對于沒準備好的人來說,可能還是場災難。
趙偉偉則表示,對于經紀公司來說,節(jié)目對偶像進行持續(xù)曝光確實是件好事。但在接受節(jié)目利好的同時,還需要進行反思,比如持續(xù)性,制度和人荒。
“不管是哪個網絡平臺都會把節(jié)目繼續(xù)做下去,那么未來,人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是有疑問的。”趙偉偉說,如果反反復復都是一撥人的話,受眾的關注度也會慢慢減退。因此,怎么培養(yǎng)出質量更高的練習生,怎么有更好的作品支撐他們,這是需要深度思考的。
對于偶像來說,出道并不意味著結束,而是剛剛開始。在國內,偶像文化并沒有深厚的根基,他們進行展示的舞臺也有限,如何“出圈”是一個大問題。另一方面,在粉絲經濟大潮下,偶像們還要謹慎成為“圈錢”的工具。
粉絲多是件好事,但如何增加粉絲粘性更重要。邱越說,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青年文化就像個大平原,每個人都很容易被看見,而粉絲就像平原中的“游牧民族”,很容易就會“移情別戀”。
粉絲總是帶著“喜新厭舊”的屬性,偶像如果沒有過硬的能力和作品,當下的高人氣就是“虛火”,很快就會減弱。(袁秀月)
原標題:綜藝節(jié)目掀偶像熱潮 背后還有多少虛火?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