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古建筑“被看見”


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28





  近日,“90后”小伙夏于鈞吸引了諸多網友關注。在英國碩士畢業(yè)后,他選擇到拉薩古城守護古建筑,一待就是7年。由他全程參與保護性改造的古建筑,被網友評為“寶藏打卡地”。今年,他將5年保護性改造的過程做成短視頻發(fā)布,他說:“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參與到古建修復保護中來。”


  古建筑是中華文化歷經發(fā)展的見證。斗轉星移,歲月滌蕩,古建筑在時間流轉中或是殘缺不全、或是斷壁殘垣,迫切需要專業(yè)人士用技藝使古建筑“回春”“駐顏”。然而,修復古建筑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既要眾多的專業(yè)人才、一流的專業(yè)技術,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據統(tǒng)計,我國76萬余處不可移動文物中的文物建筑有40萬余處,其中,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低級別文物建筑占比95%以上。這些文物建筑存在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產權復雜等特點,給日常保護管理帶來很大挑戰(zhàn)。如果單一依靠政府投入,保護效力明顯不夠。因此,尋求社會力量“活化”善用文物建筑及時且必要。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可以推動大量低級別文物建筑“有人管、在利用、出效益”。當然,文物建筑是不可移動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其必須懷有敬畏之心,要處理好保護與開發(fā)之間的關系。


  如今,人們對文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感受文物之美的同時,也注意到保護和修復的傳承問題。從這個角度說,引導更多力量參與文物建筑保護利用,不僅能使古建筑活起來,更好地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同時符合人們不斷增長的文化生活需求。讓文物資源煥發(fā)新活力、新價值,就要使其融入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比如,利用文物建筑開設陳列館、農村書屋等公共文化場所,開辦民宿、茶社等旅游休閑服務場所,為社區(qū)服務、文化展示、傳統(tǒng)技藝傳承和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等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服務。除了被展現出來的改造修復古建筑為藝術中心的成功案例外,夏于鈞還提到了拉薩還有很多被完全閑置的古建筑,他希望通過拍攝短視頻的方式,讓更多有價值的古建筑以藝術中心、文化館等形式活用起來,從而吸引更多人關注。只有讓文物建筑中蘊含的各種價值得到充分彰顯,才能盤活資源,實現在保護中發(fā)展、在發(fā)展中保護。


  讓那些穿越時光而來的滄桑建筑,更好地“走向”遠方,需要我們思考如何創(chuàng)新方式,讓更多古建筑“被看見”,從而被重視,進而得到更好的傳承。也期待能有更多的青年古建修復工作者,去遠山、進村落,搜集數據,推敲細節(jié),用知識、用腳步、用執(zhí)著留住鄉(xiāng)愁,讓更多的古建筑能夠“保下來”“活起來”。


  轉自:安徽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