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成就“王牌”鋁合金 為國產大飛機、高鐵提速


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5-28





  日前,烯碳鋁合金錠坯從上海烯碳金屬基復合材料工程中心的生產線成功下線,標志著這一復合材料的中試取得成功。這也是上海市石墨烯產業(yè)技術功能型平臺推出的首個拳頭產品,它解決了傳統(tǒng)鋁合金剛度不強的問題,有助于我國航空、高鐵、汽車等高端制造領域步入輕量化時代。


  隨著低碳、綠色、節(jié)能、減排的理念深入人心,輕量化成為高端制造領域必然地發(fā)展方向,鋁合金以其低密度、高比強、易加工成形而得到越來越廣的應用,飛機、高鐵等紛紛穿上了鋁合金"外衣"。比如國產大飛機C919就用鋁鋰合金為自身減重,鋁鋰合金在機體結構的占比達到7.4%。


  "衣服"輕則輕矣,但有容易變形的弊端,究其原因,是鋁合金的剛度不夠。工業(yè)界通過添加各種材料來補足強度,鋁鋰合金、鋁陶合金都是發(fā)展方向,加入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增強相形成鋁基復合材料更被普遍看好。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荻教授表示,碳納米管及石墨烯具有卓越的力學性能,其密度只有鋼材的1/6,強度卻超過鋼材的100倍,剛度與自然界中最硬天然金剛石接近。只要有少量的碳納米管及石墨烯被均勻分散到鋁合金基體中,就能部分取代昂貴的合金元素,還能在保持鋁合金良好的加工性能基礎上極大提高其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


  前景被看好,但這一技術路線卻遲遲不見進展。早在1997年,日本科學家就開始了碳納米管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研究,近十年均收效甚微。張荻說:"碳納米管的直徑不及頭發(fā)絲的千分之一,石墨烯的厚度更是不到頭發(fā)絲的十萬分之一,要把它們一根根在鋁合金中分散開來又不被損傷破壞,著實困難。"


  張荻擅長向自然要靈感,他借鑒貝殼"珍珠母"的疊層結構,最終開發(fā)出"微納疊片粉末冶金"這一獨創(chuàng)的仿生復合技術:先將鋁制成微納片狀粉末,再與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在微觀尺度下均勻復合成為"磚",然后通過工藝控制,像壘墻一樣形成"磚砌式"疊層結構的烯碳鋁基復合材料。


  實驗室的成果最終是要被用的,為了走通科技成果轉化之路,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石墨烯產業(yè)技術功能型平臺組成上海烯碳金屬基復合材料工程中心,開始了產品中試。為了容納項目核心設備,石墨烯平臺為該項目提供了600平方米、挑高11米的廠房,并改造了地基和電路。他們還從世界上各種石墨烯粉末中挑選出最適宜添加在鋁合金中的一種。截至目前,工程中心已經形成年產能20噸的中試生產線,可制備單重達0.5噸的錠坯,并研發(fā)出中強、高強、超高強等系列高模量烯碳鋁合金。


  張荻表示,烯碳鋁合金從技術制備到生產設備具有完整的知識產權,替代現役鋁合金構件預期減重可達10%-30%,輕量化效益十分顯著,該技術水平和綜合性能均世界領先。上海石墨烯產業(yè)技術功能型平臺總經理梁勇表示,工程中心已聯(lián)合中航工業(yè)、中國航天科技、中國中車集團等國內應用單位,開展烯碳鋁合金在飛機、航天運載器結構、"標準動車組"列車、新能源汽車等裝備上的應用驗證。下一步,烯碳金屬基復合材料工程中心將進一步整合雙方優(yōu)勢資源,對接上海市優(yōu)勢產業(yè),加快開展應用研發(fā)和推廣,率先實現新型烯碳鋁合金材料的優(yōu)先突破。


  轉自:中國粉體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超威石墨烯合金技術項目落戶浙江長興

    近日,浙江超威貝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奠基儀式在浙江長興隆重舉行,標志著超威產業(yè)升級邁出重要步伐,也是超威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結出的又一碩果。
    2017-06-01
  • 多氟多成為河南省首家石墨烯技術研制基地

    8月26日,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大廈舉行石墨烯技術標準研制與檢測基地授牌儀式,公司成為全國第三家、河南省首家“石墨烯技術標準研制與檢測基地”。
    2017-09-04

熱點視頻

中國經濟:韌性十足 潛力巨大 中國經濟:韌性十足 潛力巨大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zhèn)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