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每當夜幕低垂,艾培麗都喜歡在院子里散步、聽音樂、賞夜景。在一盞盞明亮的路燈陪伴下,她的夜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艾培麗一家生活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市。幾年前,限電、停電在這里時有發(fā)生。隨著由中國新疆企業(yè)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達特卡—克明輸變電工程的竣工,比什凱克市民徹底告別了限電的日子,開始享受城市夜生活。他們將這一工程稱為來自中國的“幸福工程”。
回憶起過去生活的情景,艾培麗仍歷歷在目,“經常停電,尤其是冬天,限電是常有的事。”
在吉爾吉斯斯坦,水電資源豐富卻南北不均,尤其是艾培麗生活的北部地區(qū)深受缺電之苦。長期以來,當地居民用電、取暖這些基本生活難以得到保障,即便是首都比什凱克市也難以得到用電保障。
電力短缺制約了吉爾吉斯斯坦經濟社會發(fā)展,也成為困擾當地民生的“老大難”問題。
為解決電力供應問題,2009年起,特變電工開始參與吉爾吉斯斯坦能源領域建設。特變電工歷時3年,建成長達400多公里的達特卡—克明輸變電工程。
實現(xiàn)了“電網獨立”,吉爾吉斯斯坦南部豐富的水電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缺電的北部和首都比什凱克市。
“現(xiàn)在到了夜晚,路燈都是亮的,看電視、上網都不受影響,家里再也沒有停過電。”艾培麗說。
作為中國最大的能源裝備制造企業(yè),特變電工承擔著國家電網、電源、石油、化工等重大建設任務。在“一帶一路”倡議持續(xù)推進下,企業(yè)大規(guī)模開拓中亞市場,極大改善了沿線國家電力基礎設施落后的面貌。
2009年至今,特變電工在吉爾吉斯斯坦承建了多項電網和電源建設項目,其中南部電網改造工程于2013年一次送電成功,電網損耗比改造前降低10%以上;比什凱克熱電廠改擴建工程投產后,相應的供熱面積增加了超過3500萬平方米,有效保障了居民用電用暖。
項目的竣工并不意味著交流的結束。為了幫助吉爾吉斯斯坦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電力人才,特變電工積極培養(yǎng)當地的運維人員,同時邀請當地員工來新疆進行技術交流,目前已為吉爾吉斯斯坦培養(yǎng)電力技術人才超過8000多人次。(文/新華社記者郝玉)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