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款iPhone在中國賣嗎? 高通:不能!蘋果:能!
手機芯片大廠高通(Qualcomm)與蘋果公司之間的專利大戰(zhàn)已經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如今,這場曠日持久的恩怨再添“續(xù)集”,上演了一出各說各有理的“羅生門”。
12月10日,高通公司宣布,中國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了高通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蘋果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專利,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的侵權行為。據(jù)悉,相關產品包括iPhone X在內的7款iPhone主力機型。
不過,蘋果相關人員在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時卻表示:
“試圖禁售我們的產品是高通公司的又一絕望舉措,該公司的違法行為正受到世界各地監(jiān)管者的調查。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
高通獲得針對蘋果的訴中臨時禁令
高通提供的聲明顯示,相關產品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所涉的兩項專利之前已經在專利無效程序中被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有效。
高通執(zhí)行副總裁、總法律顧問唐·羅森博格表示:
“我們十分珍視與客戶的關系,不傾向于通過訴訟向法院尋求支持,但我們也對保護知識產權的必要性堅信不疑。蘋果公司一直從我們的知識產權中獲益,但卻拒絕為此向我們支付費用。這些法庭判決是對高通廣泛的專利組合實力的進一步認可。”
據(jù)了解,該案所涉專利使消費者能夠調整和重設照片的大小和外觀,以及在手機上瀏覽、尋找和退出應用時,通過觸摸屏對應用進行管理。
不難看到,iPhone的多款主力機型都將面臨停止銷售,但其中并不包括今年9月蘋果發(fā)布的最新款手機,高通此舉無疑將對蘋果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lián)系了蘋果方面了解情況,而蘋果相關人員回應稱:
“試圖禁售我們的產品是高通公司的又一絕望舉措,該公司的違法行為正受到世界各地監(jiān)管者的調查。中國消費者仍可購買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高通公司正在就他們以前從未提出過的三項專利提出主張,包括一項已經失效的專利,我們會通過法院尋求所有的法律途徑。”
高通蘋果鬧翻 歷時兩年涉數(shù)十起訴訟
眾所周知,高通擁有兩個核心業(yè)務部門,一個部門為智能機和其它計算設備開發(fā)芯片和無線調制解調器,另一個部門向智能機制造商提供專利授權,而高通的利潤大部分也來自專利授權。在高通打造的專利授權體系下,不論是否使用高通芯片,都需要向其支付專利費,而包括蘋果在內的各大手機廠商只能“忍氣吞聲”。
長期以來,高通對智能手機三模機型按照整機比例的3.5%、五模機型按照整機比例的5%收取專利費用,2015年,中國國家發(fā)改委介入后,高通修改為“在中國境內使用而銷售的手機,按整機批發(fā)凈售價的65%收取專利許可費。”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整機比例收取專利費始終是手機廠商對高通一致詬病的地方。通信模塊僅僅是手機中的其中一個模塊,按照整機收取專利費顯然并不合理。尤其是隨著智能手機走向高端,通信模塊以外的其他零部件成本都在上升??恐鴮@跈?,高通已經賺得盆滿缽滿。2017年,其專利授權費帶來的利潤甚至已經占到了總利潤的60%以上。
不過,高通的收費模式正逐漸受到全球多國和地區(qū)的反壟斷調查。2016年底,韓國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對高通處以8.53億美元的罰款;2015年,我國發(fā)改委對其處以9.75億美元的罰款。
自2017年1月開始,蘋果便指控高通對其芯片收取了過多費用,拒絕退還原本承諾退還的10億美元專利費。同年4月,蘋果正式宣布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用。而高通則強調蘋果的上述行為是嚴重的強盜行為,并提起反訴。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雙方已經在全球6個國家的16個司法行政區(qū)進行了超過50宗獨立的專利和反壟斷訴訟。
雖然蘋果此前是高通VIP等級的客戶,但隨著兩者之間矛盾的激化,蘋果開始加速“去高通化”的步伐——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蘋果只為舊型號的iPhone搭載高通的基帶芯片,而今年9月蘋果發(fā)布的新款iPhone均采用了高通競爭對手英特爾的產品。
這讓高通未來的業(yè)績遭遇了明顯的挑戰(zhàn)。高通在展望2019年第一財季(對應的自然季度為2018年四季度)的業(yè)績時表示,公司營收為45億美元~53億美元,同比下降5%~7%,低于市場預期。
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說:
“不論怎么樣,這個問題終歸是會解決,要么是通過司法途徑,要么是雙方和解。高通非常重視知識產權的價值,我們要做的是捍衛(wèi)我們自己的業(yè)務。(對于時間點)我們不做預測,無論以哪種方式,問題最終都會得到解決。”
轉自:中國經濟網(wǎng)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