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底,好萊塢男星杰森·莫瑪在北京舉行的電影發(fā)布會上如是說。的確,好萊塢大片選擇在中國作為全球首映地并不多見。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影片在北美首映,中國影迷們要么“慘遭劇透”,要么望眼欲穿。但這一次,情況卻完全顛倒了過來。
12月7日,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華裔導演溫子仁執(zhí)導的《海王》在中國上映,比北美早了整整兩個星期。
令人意外的是,《海王》在中國上映不到3天,票房口碑雙豐收。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12月9日下午7點,《海王》的票房已經達到了6.1億元。
在豆瓣上,《海王》的評分也達到了8.2。
“海王”是DC漫畫公司(Detective Comics)旗下的超級英雄。由于DC和漫威被視作死對頭,《海王》的成功,讓影迷和圈內人士高呼,DC終于在大銀幕上站起來了!可能是感覺到了《海王》的威脅,12月7日《海王》首映日這天,漫威提前放出了《復仇者聯(lián)盟4》的預告片。
成功的不只是《海王》,它的導演溫子仁也跟著在中國火了。為了宣傳《海王》,溫子仁第一次來到中國,在各個城市做活動、見影迷、接受媒體采訪。對于他的身份、他在好萊塢的闖蕩經歷,更是成了電影之外的熱門話題。
溫子仁:我是中國人
溫子仁個頭不高,身材瘦小,臉上還有些稚氣,平時穿著也很隨性。如果你在中國大城市的街上碰見他,肯定看不出這是一位好萊塢的大導演。
今年已經41歲的溫子仁是馬來西亞籍華裔,7歲那年,他與家人移民到了澳大利亞,并在那里度過了自己大部分的童年時光,他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獲得文學學位,據(jù)說當時他主修的是中國民族劃分。這次宣傳《海王》,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
這次來中國,溫子仁也在不停地解釋自己“復雜的身世”,他甚至將這次中國之旅稱為“回家”。不可否認,關于他本人的報道和故事,也為電影帶來了不少話題。
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在新片發(fā)布會上,溫子仁感慨頗多:
我是中國人,但生在海外,這次“回家”非常興奮,而且也很高興能把自己最自豪的一部作品帶到中國,和“家里人”分享!
據(jù)時光網Mtime,在中國宣傳期間,有記者問溫子仁會不會說普通話,他遺憾地笑了,表示自己既不會普通話,也不會粵語。“我媽媽說的是閩南話,爸爸說的是客家話,區(qū)別非常大,所以比較偏門”。
雖然沒有在中國生活過,但是溫子仁對中國電影非常著迷。據(jù)紅星新聞報道,當被問及有沒有考慮在未來的電影中加入中國元素時,他說:“我是一個華裔,所以在我成長的過程中聽到了很多中國故事,從小我就非常喜歡《西游記》。像《大話西游》這樣的故事,孫悟空這個角色是非常棒的,角色背后所蘊含的哲理非常令人振奮。我肯定會在將來的電影中,考慮加入一些中國元素。
恐怖片大師
在電影行業(yè),有些導演名聲在外,不少人會沖著導演去看一部電影,比如克里斯托弗·諾蘭,比如斯皮爾伯格。但還有些導演,你可能已經看了他的很多作品,但對導演本人卻了解甚少。溫子仁就是這一類。
別看溫子仁年齡不大,但在好萊塢、在電影圈,他已經有了“大師”的稱號?!峨婁忬@魂》系列、《招魂》、《死寂》、《潛伏》、《潛伏2》都是他的作品。這些作品的成功,成為他在好萊塢安身立命的本錢,他也因此被稱作“恐怖片大師”。
溫子仁喜歡恐怖片,和個人經歷有關。溫子仁14歲時,父親就去世了,這對他造成極大影響。也就是在這之后,他便有了對恐怖片尤其是“血漿型”恐怖片的偏好。而且,他經常做噩夢,這些噩夢后來成為他電影里的素材。
在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溫子仁認識了后來的好哥們兒、好搭檔——雷·沃納爾。對恐怖片的超級熱愛,讓兩人一拍即合。
大學畢業(yè)之后,哥倆混得都不太好,因為找不到工作,幾近流落街頭。飽受生活和精神壓力的雷·沃納爾甚至懷疑自己長了“腦瘤”。在這樣的困苦生活中,兩人在出租房的地下室里編造了一個“邪惡的故事”,這就是《電鋸驚魂》。
2003年,兩人勉強籌備好資金后,拍攝了一部畫面粗糙的小電影——短短9分鐘的《電鋸驚魂(前傳)》,遞交給獅門影業(yè)。獅門影業(yè)看后,當即決定將片子做大。第一部《電鋸驚魂》的籌拍只用了5天,拍攝用18天,所有演員都沒有過彩排。溫子仁并沒領取預付的報酬,而是選擇了分紅。
沒想到,溫子仁卻創(chuàng)造了“票房奇跡”:影片成本120萬美元,全球票房1.03億美元!目前,《電鋸驚魂》系列已經上映了八部,除了第一部之外,溫子仁擔任的都是制片人或編劇角色。同時,溫子仁還導演了《招魂》《死寂》《潛伏》《潛伏2》等恐怖片,部部都是小成本大票房。
好萊塢的業(yè)內人士也不知道,為何溫子仁能像“神筆馬良”一樣,總是能給用極少的成本、極短的時間,做出一部高票房的作品。
“我不只是恐怖片導演”
雖然喜歡恐怖片,但溫子仁的理想絕不是當一個小眾導演。他也喜歡拍動作片、愛情片,喜歡拍大制作的主流商業(yè)片。
第一部《電鋸驚魂》上映十年后,溫子仁終于迎來了指導高成本大制作電影的機會。
2013年4月,環(huán)球挑中了溫子仁拍攝《速度與激情7》,當時有人質疑,一個恐怖片導演,能駕馭這部商業(yè)大片嗎?
最終,溫子仁用2.5億美元成本換回了15億美元票房。再次證明,只要經他手的片子,票房定有保障。
2015年,溫子仁在接受時光網Mtime采訪時表示,《速激7》自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這部作品不是那種自己可以一手掌控的恐怖電影,在尊重《速激》系列自身特點的基礎之上,自己也希望做出一點改變。
盡管無法大展身手,但溫子仁還是證明:我可不是只會拍恐怖片的家伙。
“海王”雖然是DC漫畫中的超級英雄,但它從未被搬上過大銀幕。所以,這一次溫子仁獲得了放手創(chuàng)作的自由。
亞裔導演的好萊塢生存狀況
溫子仁《海王》在商業(yè)上的成功,能代表大多數(shù)華裔或亞洲裔導演在好萊塢的生存狀況嗎?
今年1月,南加州大學新聞和傳播學院發(fā)布了一份調查報告稱,在2007年—2017年的11年間,亞洲或亞洲裔導演在好萊塢的地位并沒有發(fā)生太大變化。在這11年1100部電影的1223名導演中,亞洲或亞洲裔導演只占據(jù)3.2%。
該報告還指出,過去11年,亞裔導演只有溫子仁和m·奈特·沙馬蘭導演過5部以上作品,朱浩偉和林詣彬執(zhí)導了4部影片。65%的亞洲導演在整個時間段內只執(zhí)導過一次。
在2017年,109位好萊塢電影導演中只有5位來自亞洲,占比4.6%。這一比例甚至比2013年還要低。
盡管好萊塢不停地倡導多元化藝術創(chuàng)作,但從少數(shù)裔導演的數(shù)量上看,進步并不顯著。
雖然面對千辛萬苦,但溫子仁他們依然渴望在好萊塢闖蕩,甚至走出不同的路子。在接受《環(huán)球銀幕》采訪時,溫子仁也說道:
我這半生基本上都是一個移民者的身份,不管是小時候從馬來西亞去澳洲,還是現(xiàn)在在美國工作。作為一個移民小孩,我當然從小就會經歷,知道自己和大家就是不一樣的,所有成長歲月都需要去想辦法去融入大多數(shù)。直到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當自己內心真正成熟,其實兩邊的世界你都可以擁有。
原標題:華裔導演溫子仁:此次“回家”很高興
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yè)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